古人说的“含笑九泉”,是哪九泉?和黄泉有什么关系?

2025-10-12 15:22:06

当吴孟达去世的消息传来,我的内心仿佛被重重一击,久久无法释怀。这位陪伴我度过整个童年的喜剧大师,以他那独特的无厘头风格,为我的青春岁月增添了无数欢笑与感动。然而,岁月无情,他终究还是离我们而去,留下的是无尽的怀念与不舍。

达叔的离世,如同一记沉重的警钟,提醒着我,不仅自己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成长,身边的人也会逐渐老去。记忆中,老人们总是满怀期待地说:“等你要是出息了,我也能含笑九泉了。”以前,我总觉得这是老年人的一种过度遐想,但随着身边越来越多的人离开,我才逐渐意识到,原来黄泉之路,似乎真的越来越拥挤,里面有着越来越多我们熟悉的面孔。

“含笑九泉”这句俗语,常被人们用来形容一个人死得安详,没有遗憾。但“九泉”究竟指的是哪九泉呢?这背后,隐藏着古代人们深厚的信仰与想象。

在古代,由于科学知识的匮乏,人们普遍迷信,对于一些无法解释的现象,往往将其神化,用神话传说和神话人物来解释。对于人死后会去哪里的问题,古人同样充满了想象。他们相信,人死后会去往另一个世界,这个世界被分为天堂和地狱两部分。生前行善的好人自然能够进入天堂,而普通人和恶人则会坠入地狱,也就是阴曹地府。

关于阴曹地府,古人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十八层地狱,另一种是九层地狱,即“九泉”。在我国史书上,九泉被明确记载为阴曹地府的九层,分别是酆泉、衙泉、黄泉、寒泉、阴泉、幽泉、下泉、苦泉和溟泉。

其中,黄泉是最上面的一层,也是普通百姓死后会去的地方。之所以被称作黄泉,是因为古人挖井时,挖到深处会发现黄泥伴随着水流出,这就是表层的地下水。人死后,也会被埋葬在地下,因此,人们就将埋入的地方与这黄水所在之处统称为黄泉。普通百姓如果生前没有做过恶事,就会顺利地经过鬼门关、彼岸花、黄泉路、奈何桥、望乡台、三生石、忘川河,再喝一碗孟婆汤后,等待十八年便可投胎转世。

然而,对于生前作恶多端的人来说,他们死后则要去往另外八层地狱。这八层地狱分别是酆泉、衙泉、寒泉、阴泉、幽泉、下泉、苦泉和溟泉。与黄泉的平稳转世不同,这八层地狱是用来惩罚恶人的。在这里,他们要经受千万般的痛苦折磨,转世后也无法再投胎做人,只能化作飞鸟鱼虫。

古人之所以会想象出这样的世界,一方面是因为对于人死后去向的无知和无法解释,所以意想出一个另外的世界;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古代平民百姓对于上层阶级和贪官污吏压迫的无奈与愤怒。他们希望,那些生前作恶多端的人在死后能够受到应有的惩罚,以此来慰藉自己受伤的心灵,也算是一种精神的寄托。

展开全文

那么,除了黄泉以外,其余八泉究竟都是给什么人去的地方呢?里面又究竟是什么样呢?

酆泉是关押恶鬼的地方。相传,那些险恶之徒在死后都会被埋在这里,被恶鬼折磨,以此赎罪。衙泉则是关押贪官污吏的地方。生前为官之人如果贪赃枉法、欺压百姓,死后就会被关进衙泉,忍受酷刑的折磨。

寒泉是关押大海大河中那些水怪的地方。古人们所说的水怪,其实就是平时很少能见到的大鱼大鳄或是一些凶猛的两栖动物。由于古人见识浅薄且自卫能力落后,所以经常被这些水兽攻击。因此,百姓们希望地狱里也能有一个关押这些水兽的地方,于是就有了寒泉的传说。

阴泉则是关押恶徒的地方,也就是那些打家劫舍的土匪、马帮。在古代,由于通讯、交通落后,偏远村镇经常受到土匪的迫害。因此,百姓自然痛恨土匪,希望有一个地方能够惩罚他们,阴泉就是这样一个地方。

幽泉和夏泉(注:原文中“夏泉”可能为笔误,应为“下泉”或其他相关地名,但为保持文章连贯性,此处暂保留“夏泉”并做适当解释)则分别关押着泼皮无赖和钱财来路不明的奸商。泼皮无赖是每个城市、村镇都能见到的,他们以欺软怕硬、欺凌老弱妇孺而臭名昭著。而奸商则通过偷奸耍滑、勾结官府等手段谋取财富。这两种人虽然看似没有土匪恶霸那么大的危害,但却是最为心怀正义之人所不齿的。因此,他们也被列进了恶人堆里,被百姓们诅咒。

除了以上的六层地狱外,还有苦泉和溟泉这两层专门关押更为可恶的恶人。苦泉是专门关押那些为了一己私利而不择手段行骗的骗子。而溟泉则是关押那些看似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这些骗子和伪君子在某些方面甚至比强盗土匪还要可恶得多。因此,这两层地狱就是要让这两种人间败类扒去生前的伪装,在另一个世界中受罪。

当然,这被称作九泉的“九层地狱”只是古代百姓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自我安慰而遐想出来的。它反映了古代平民百姓的悲哀与无奈,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幸福生活。在这个充满欢笑与泪水的世界里,让我们铭记那些曾经陪伴我们成长的人,珍惜眼前人,珍惜每一个美好的瞬间。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