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LED研究摘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简繁中文简体 繁体纽约时报 出版语言ENGLISH (英语)ESPAÑOL (西班牙语)字体大小 小 中 大 超大科学中文 中中英双语 双语英文 英蓝光LED研究摘得诺贝尔物理学奖DENNIS OVERBYE2014年10月8日(左起)2014年物理奖获得者赤崎勇、天野浩及中村修二,他们的获奖理由是“发明了高效的蓝光二极管,带来了明亮而节能的白色光源”。 Randall Lamb/Agence France-Presse — Getty Images三位物理学家因带来了人类照明方式的革命而获得了诺贝尔奖(Nobel Prize)。2014年的物理奖获得者为日本的赤崎勇(Isamu Akasaki)和天野浩(Hiroshi Amano),以及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的中村修二(Shuji Nakamur),因为他们“发明了高效的蓝光二极管,带来了明亮而节能的白光源”。这三位科学家既进行了合作,也展开过单独研究;20世纪90年代初,他们找到了一种从半导体中制造蓝色光束的办法。周二上午,瑞典皇家科学院(Royal Swedish Academy of Sciences)在其荣誉状中说,有人已经制造出了红色和绿色二极管,但如果没有蓝光二极管,就无法制造出白光。瑞典皇家科学院称,“他们完成了别人没有做到的事情。”广告他们的工作催生了一个全新的工业领域。负责甄选获奖者的委员会称,发光二极管(或称LED)将成为21世纪的主要光源,正如白炽灯照亮了20世纪那样。三位科学家将共享110万美元的奖金,颁奖典礼将于12月10日在斯德哥尔摩举行。85岁的赤崎勇博士在名城大学(Meijo University)和名古屋大学(Nagoya University)任教,54岁的天野浩来自名古屋大学,他们二人是日本人。60岁的中村修二是美国人。在被瑞典皇家科学院的电话叫醒后,他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中说,这“令人难以置信”。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声明中提到,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 Nobel)的愿望就是,诺贝尔奖被颁给那些为人类造福的事物,声明还指出,世界四分之一的电能消耗都用在了照明之上。声明称,这个奖项更重视发明而非发现。设在伦敦的世界性科学机构物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Physics)负责人弗兰西斯·桑德斯(Frances Saunders)也同意这些看法。她在一封通过电子邮件做出的声明中指出,2015年是“国际光年”(International Year of Light),她说,“这项物理研究正在产生大规模的直接影响,它能帮我们保护环境,而且正应用于我们的日常电子设备。”在非洲,依靠太阳能发电的数百万二极管电灯已经被分发出去,以替代具有污染性的煤油灯。广告在消耗同等能源的情况下,LED灯泡能产生四倍于荧光灯、近20倍于白炽灯的灯光。LED灯泡的使用寿命也更长,是荧光灯的10倍、白炽灯的100倍。发光二极管已经十分普及,在日常生活中的智能手机,以及电视、激光器和光存储装置中均有应用。而它们的未来更广阔。“LED灯非常有望改善全世界逾15亿未用上电的人的生活质量,”诺贝尔委员会说。“因为电源要求低,各地的低价太阳能便可带动LED灯。”1962年,伊利诺伊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的小尼克·霍洛尼亚克(Nick Holonyak Jr.)发明了首个红光二极管。他把LED称作“终极之灯”,因为“它本身就是光”。红色和绿色发光二极管已经普及很长时间了,但之前没人知道如何做出蓝色发光二极管。若要发出白光,则需要用蓝色发光二极管与其他发光二极管混合。进入光波的信息量会随着波长的缩短而增加,这使得蓝色成为传输信息的颜色。广告这正是独立工作的新一届获奖者的研究领域。其中的关键是培植高质量的氮化镓结晶体,这是个令人担忧的过程,让很多研究人员头疼不已。氮化镓结晶体是用于产生蓝光的一种半导体。上世纪60年代末,还是东京松下研究室(Matsushita Research Institute)一名年轻的助理研究员的赤崎勇,就开始尝试培植这种结晶体。直到1986年,他和那时还是他的研究生的天野浩,才成功地在一层覆盖着氮化铝的蓝宝石上培植出了高质量的结晶体,并发现用电子束对其进行扫描时,结晶体的性能会提高。后来,他们的工作带来的使用费,为建立一个全新的研究所名古屋大学赤崎纪念研究馆(Nagoya University Akasaki Institute)提供了资金。当时任职于化学工业和制造公司日亚化学工业株式会社(Nichia Corporation)的中村修二在其他两名科学家的方式上进行了改善,成功地培植出了自己的结晶体。2006年,他因为发明出了首台高效的蓝光激光器,为蓝光播放器等开辟了道路,而被授予千禧年科技奖(Millennium Technology Prize)的100万欧元(约合130万美元)奖金。和诺贝尔奖通常的情况一样,周二并非人人皆欢颜。这一奖项最多只能授予三个人。红光二极管的发明者霍洛尼亚克,便对多位奠定了相关框架的美国科学家被遗漏表示了失望。“我们一直在尝试”,他在伊利诺伊接收电话采访时说。“没人能聪明到什么都知道。”翻译:陈柳、陈亦亭
相关报道中国拥抱诺贝尔奖2012年10月12日
观点相反的经济学家分享诺贝尔奖2013年10月15日
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获诺奖2013年10月10日
预言“上帝粒子”科学家获颁诺奖2013年10月9日
美国两位科学家分享诺贝尔化学奖2012年10月11日
克隆与干细胞学者获诺贝尔医学奖2012年10月10日
法美科学家分享诺贝尔物理学奖2012年10月11日
最受欢迎中美就TikTok所有权问题达成“框架性”协议特朗普扭转台海局势的最佳策略中国年轻人为何怀念“经济上行期的美”贸易僵局中,中国如何扛住压力、不先低头特朗普正在模仿中国模式,这糟透了中国称英伟达违反反垄断法美中就贸易休战和TikTok等问题重启谈判我们正在目睹一个科学超级大国的自我毁灭在美国社会严重分裂的时刻,特朗普无意弥合分歧以色列对加沙发起地面进攻国际中国商业与经济镜头科技科学健康教育文化风尚旅游房地产观点与评论国际亚太南亚美国美洲欧洲中东非洲中国时政经济社会中外关系港澳台商业与经济全球经济中国经济交易录文化阅读艺术电影与电视体育风尚时尚美食与美酒生活方式观点与评论专栏作者观点漫画更多镜头科技科技公司科技与你科学健康教育旅游房地产免费下载 纽约时报中文网iOS 和 Android App
点击下载iOS App 点击下载Android App© 2025 The New York Times Company.